线图
题目描述
九条可怜是一个热爱出题的女孩子。
今天可怜想要出一道和图论相关的题。在一张无向图 $G$ 上,我们可以对它进行一些非常有趣的变换,比如说对偶,又或者说取补。这样的操作往往可以赋予一些传统的问题新的活力。例如求补图的连通性、补图的最短路等等,都是非常有趣的问题。
最近可怜知道了一种新的变换:求原图的线图 (line graph)。对于无向图 $G = ⟨V, E⟩$,它的 线图 $L(G)$ 也是一个无向图:
- 它的点集大小为 $|E|$,每个点唯一对应着原图的一条边。
- 两个点之间有边当且仅当这两个点对应的边在原图上有公共点(注意不会有自环)。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例子,左图是原图,右图是它对应的线图。其中点 $1$ 对应原图的边 $(1, 2)$,点 $2$ 对应 $(1, 4)$,点 $3$ 对应 $(1, 3)$,点 $4$ 对应 $(3, 4)$。
经过一些初步的摸索,可怜发现线图的性质要比补图复杂很多,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补图 的补图会变回原图,而 $L(L(G))$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等于 $G$ ,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的点数和 边数会以很快的速度增长。
因此,可怜想要从最简单的入手,即计算 $L^{k}(G)$ 的点数(其中 $L^{k}(G)$ 表示对 $G$ 求 $k$ 次线图)。 然而遗憾的是,即使是这个问题,对可怜来说还是太困难了,因此她进行了一定的弱化。她给出了一棵 $n$ 个节点的树 $T$,现在她想让你计算一下 $L^{k}(T)$ 的点数。
输入输出格式
输入格式:
第一行输入两个整数 $n$,$k$,表示树的点数以及连续求线图的次数。
接下来 $n − 1$ 行每行两个整数 $u$, $v$ 表示树上的一条边。
输出格式:
输出一行一个整数,表示答案对 $998244353$ 取模后的值。
样例一
input
5 31 22 32 53 4
output
5
explanation
如下图所示,左图为原树,中图为 $L(G)$,右图为 $L^{2}(G)$。这儿并未画出 $L^{3}(G)$,但是由于 $L^{2}(G)$ 有 $5$ 条边,因此 $L^{3}(G)$ 中有 $5$ 个点。
限制与约定
时间限制:3s
空间限制:512MB
这题的数据范围很有趣啊,谁叫标算的复杂度也是指数级的呢?
假如用人类智慧是容易做出前 30 分的,高水平的选手再发现一些性质能拿到 50 分,而显然我并不是,因为我在考场上只有 20 分。
那我们来看一看线图的高妙之处:
考虑 $L^{k}(G)$ 中的每一个点在 $G$ 中代表的形状。
- 显然,$L(G)$ 的点数对应了原图中的一条边。
- 容易发现,$L^{2}(G)$ 的点数对应了原图中的一条折线(即一对相邻的两条边)。
- 稍加推敲得到,$L^{3}(G)$ 的点数对应了原图中的一条长度为三的链或一组相互相邻的三条边。
以此类推不难发现,在 $L^{k}(G)$ 中的每一个点对应的是 $G$ 中的一个不超过 $k$ 条边的联通导出子图。由于原图 $G$ 是棵树,所以 $L^{k}(G)$ 中每一个点对应的是 $G$ 中的一颗边数不超过 $k+1$ 的子树。一个简单的结论是:两个结构相同(即同构)的导出子图,它们在 $L^{k}(G)$ 中对应的节点个数一定也是相同的。
于是我们考虑了一个初步的做法:
- 枚举所有的边数不超过 $k+1$ 的无根树,假设为 $T_{i}$,算出 $T_{i}$ 在 $L^{k}(G)$ 中对应的点数 $w_{i}$。
- 算出 $T_{i}$ 在 $G$ 中出现了的次数 $t_{i}$。
- $Ans = \sum\limits_{T_{i}}^{} w_{i} * t_{i}$。
枚举不同构的有根树可以枚举括号序列然后用树哈希来去重,因此主要考虑给定 $T_{i}$,如何 求解 $w_{i}$ 和 $t_{i}$。
求解 $w_{i}$ :
因为 $T_{i}$ 的大小很小,我们能够求解 $L^{k}(T_{i})$ 的点数。但是这并不是我们要求的 $w_{i}$,因为这中的每一个点对应了 $T_{i}$ 中的每一个联通子图,也就是说这中间有 $T_{i}$ 的子图的贡献,我们需要减掉它们,我们可以 $O(2^{|T_{i}|})$ 枚举 $T_{i}$ 的子图,减掉它们的贡献,计算出 $w_{i}$ 的值。
容斥的复杂度并不是瓶颈,关键在于现在考虑如何求出 $L^{k}(T_{i})$ 的点数,如果暴力做的话,复杂度大概是 $O(k^{k})$,不太行。
我们可以沿用之前做部分分时的做法:
- $L(T_{i})$ 的点数是 $m$。
- $L^{2}(T_{i})$ 的点数是 $\sum\limits_{i \in V}^{} C_{d_{i}}^{2}$,其中 $d_{i}$ 为 $i$ 的度数。
- $L^{3}(T_{i})$ 的点数是 $\sum\limits_{(u,v) \in E}^{} (d_{u}-1)(d_{v}-1) + \sum\limits_{i \in V}^{} C_{d_{i}}^{3}$
- $L^{4}(T_{i})$ 的点数同样也可以用人类智慧直接算出来。
这样我们就只需要算 $L^{k-4}(T_{i})$ 就可以了。
这里有一个可以剪枝的地方,就是曾经算过的无根树与当前有同构时,就不必再算了。
求解 $t_{i}$:
想要直接把 $T_{i}$ 当无根树计算出它在另一个无根树 $G$ 中出现的次数是很难的,毕竟无根树的计数比有根树更复杂。
我们可以发现,如果我们把两颗无根树都当成有根树来做,即枚举有根树,却也是对的。因为无根树在另一颗无根树上一个成功的匹配,我们把某一棵无根树拉成有根树,另一棵无根树此时呈现出的有根形态一定会被枚举到恰好一次。于是问题得到了简化。
我们可以用树形dp直接解决它,由于 $T_{i}$ 的大小很小,用状压dp就可以了。
令 $f_{i,j}$ 为 $G$ 上第 $i$ 个点为第 $j$ 种有根树的根的嵌入方案数。
由于 $j$ 的孩子中可能存在两棵同构的子树,由于是没有标号的,故答案只能算一次,这是在dp时要注意的。然而我的实现方法并不优越,我的做法是,暴力合并所有同构的子树,每次dp时枚举之前所有状态中不包含这些同构子树中任意一个的状态。于是我就枚举子集了,复杂度变劣了一点。
然而在dp中有很多可以剪枝的地方,比如很显然,$i$ 的孩子数肯定不会少于 $j$ 的儿子数,或者在 $T_{i}$ 中存在一个子树和 $j$ 的子树同构,那可以不用重复计算了。
最后还有一个优化,就是当 $j$ 的亲生儿子中有叶子节点时,可以不用状压进去,直接用组合数算就可以啦。
于是我们就解决的这道题了,我在UOJ上勉强卡过去了,UOJ跑得还挺快的呢!反正我本地T飞了
1 #include 2 #include
L;101 for (Vecit p=T[i].begin(); p!=T[i].end(); ++p) if (*p!=fa[i]) {102 if ((int)T[*p].size()==1) ++cnt;103 else L.push_back(*p);104 }105 if (cnt+(int)L.size() > (int)G[x].size()-(x!=1)) continue;106 int ST=1<<(int)L.size(), ls=0, no=1;107 memset(gp[0], 0, sizeof(int)*(ST));108 memset(gp[1], 0, sizeof(int)*(ST));109 gp[no][0]=1;110 for (Vecit v=G[x].begin(); v!=G[x].end(); ++v) if (*v!=Fa) {111 int ns=0;112 for (int j=0; j<(int)L.size(); ++j, ns=0) if (dp[*v][L[j]]){113 for (int k=0; k
v;131 for (Vecit p=T[x].begin(); p!=T[x].end(); ++p) {132 if (*p!=Fa && (st>>(*p-1))&1) v.push_back(Hash_tree(*p, st, x));133 }134 sort(v.begin(), v.end());135 string res="";136 for (int i=0; i<(int)v.size(); ++i) res+='1'+v[i]+'0';137 return res;138 }139 140 inline int Hash_to_int(string s) {141 int res=0, le=s.length();142 for (int i=0; i K) return -1;159 }160 if (x!=1) {161 cerr << tree << endl;162 exit(13);163 }164 return cnt;165 }166 167 168 typedef unsigned long long ULL;169 map Map;170 ULL get_hash(int n) {171 ULL ret=0;172 vector v;173 for (int i=1; i<=n; ++i) {174 v.push_back(Hash_to_int(Hash_tree(i, (1< View Code